行业相关
 
 
 ·房地产泡沫在不知不觉中吹了起来


房地产泡沫在不知不觉中吹了起来

 就算房地产市场泡沫不能算是次贷危机和我们现在面临的在更大范围内出现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肯定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那种认为不动产价格只会永远向上涨,而且是年复一年节节攀升的看法,制造出了一种虚假繁荣的氛围,使放贷人和金融机构降低了贷款的准入门槛,弱化了针对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况的风险管理。现在,我们担心的违约现象出现了,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还具有传染性。

  这个泡沫的破灭带动了全美乃至全球经济文明的另外一些方面出现了一连串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根据标准普尔/凯斯-席勒住宅价格指数——我有幸参与了该指数的设计——公布的数据,自2006年的顶峰算起,以扣除通胀因素的实际价格计算的美国住房价格已经下降了将近15%。在某些城市和地区,真实跌幅已经达到25%甚至更多。

  到危机结束前,某些城市和地区的真实住房价格与近期的历史最高点位相比较,甚至可能会出现高达40%-50%的跌幅。这么巨大的价格下跌幅度将使美国的经济体系面临严峻的考验。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这些幅度相对还较小的价格下跌,在为数众多的按揭贷款人中引发了比例还不算太大的按揭拖欠危机,不过,与将来可能会逐渐显现的严重后果相比,目前对发行、持有这些按揭以及为这些按揭提供保险的金融机构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还微不足道。

  大多数对冲基金基本上都是高度杠杆化的,资产价值的进一步下滑会将那些现在看起来貌似强大的基金深深地按进水里,而这些基金的破产又会反过来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施加更大的压力。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美国出现的危机可能只是即将到来的更大问题的最初前兆。正当我们满怀希望地把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当做一部单本剧看待,认为大结局马上就要到来的时候,事实上它很可能只是一部长篇悲剧的第一集。

  2004年,我着手写作《非理性繁荣》的第二版,准备对内容做必要的更新,并将这本主要讲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繁荣的书,加入21世纪初房地产繁荣的内容。当时,我打算在书里对住房市场的长期情况做一个分析。

  让我大吃一惊的是,我问过的所有人都说,根本没有住房价格长期走势的任何数据——美国的没有,其他任何国家的都没有。这是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现象。如果说房地产繁荣是一件如此美妙的经济盛事,你能否想象得到,居然没有任何人关心类似的事情以前是否发生过,产生过什么样的后果。非常让人疑惑不解的一个事实是,似乎根本没有谁对30年来或之前发生过什么有一丁点儿的兴趣。这是人类行为方面的一个活生生的教训,也是人类本性反复无常的有力注解。很明显,没有任何人认真评估过房地产市场的真实价值,以及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可能产生的潜在杀伤力。

  我还发现,在20世纪前后的不同时间段里,经济学家确实曾经先后建立过一些住房的价格指数,但都是些相对比较短期的价格指数。一直到最近的这几十年间,都没有人能以实时的方式来提供这些数据。因此,早期的价格指数只能算是一些历史数据的孤立碎片。

  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发了自己的美国现有住房价格指数,时间跨度一直向前追溯到1890年。我所采用的方式是把各种已有的看起来质量最高的那些数据系列组合在一起。我只选择那些为提供标准的、没做过任何改变的房子的估值而设计的指数,以便价格指数能够真实反映投资者投资住房所能获得的收益,同时又不受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新建房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的正常趋势的影响。在着手这个工作的时候,我根本无法找到1934-1953年间的任何数据,因此,我只能请我的研究助手们根据旧报纸上刊登的售房广告所标出的价格,自己列表来弥补这段空白。这段时期现在仍然是我的指数中最薄弱的环节,但对我来说,为弥补这段空白,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2005年版)中,我给出了1890-2004年间真实(已按消费价格通胀率进行过修正)的住房价格指数,同时还有建筑成本、美国人口数量以及长期利率等数据。当时,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我曾经这样说过——这个阶段的房价看上去相当反常,就像是“刚刚发射的火箭”。美国总体的住房价格在1997年到2006年的高峰期间上涨了85%。住房的价格显然不可能随表中其他变量的变化而调整,因此看起来就像是火箭要掉回到地球上。最新的数据表明房价出现了惨烈的暴跌。火箭已经开始下坠,见顶后的崩盘根本没有办法用其他变量出现任何重大改变来解释。

  住房价格与建筑成本比值在2006年市场加速冲顶的时候出现急剧上扬,同时,住房价格与房租比值、住房价格与个人收入比值也同样急剧上扬。现在,这些数据下降了。住房价格与经济基本面的这种错位现象,很清楚地表明经济形势极不稳定;同时也说明,在价格进行大规模修正之前,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基本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的特性——尽管短期内也许会背离,但在长期条件下,规律最终总是要表现出其神圣的不可违背的一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