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相关
 
 
 ·爱的息壤托起最大慈善


爱的息壤托起最大慈善

爱的息壤托起最大慈善

出处: 青岛   作者:   【阅读  次】    日期: 2009-10-26 08:24:12

22年历程,青岛让爱成为城市的精神品格

  什么样的力量能承载几亿人的爱心?什么样的力量能让数千万人得到真诚的帮助?

    这种力量来自一张小小的“纸片”——中国。在今年1月18日闭幕的2009年全国工作会议上,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深有感触地说道:实践证明,发行销售是中国最大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

    对于“最大慈善”的定论,青岛人用行动作出了最为铿锵的回答。 在青岛诞生22年来,已累计销售彩票100亿元,筹集公益金35亿元,资助社会福利公益项目9000多个,增加社会就业8000多人, 265多万人次的困难群体得到了爱心资助。


    从年销售量一百万元,到年销量超过17亿元,实现“十连冠”;从年筹集公益金25万元,到年筹集公益金6亿元,总筹集公益金35亿元;从年人均购彩几角钱,到年人均购彩237元创下全国第一……22年来,这项“最大的慈善事业”在岛城人的执着努力下而枝繁叶茂,长成了惠及大众的参天大树。这个进程带来的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精神的积淀,是良好社会风尚的巍然成长。

“最大慈善”在青岛巍然成长


  历史的巨变常常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青岛人至今不会忘记,1987年青岛人刚创业时候的艰辛。街头的“一把阳伞一张桌,彩票销售靠吆喝”是他们当初最真实的写照。虽然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但受销售方式所限,发展并不理想,但到1993年,青岛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1993年的一天,刚刚调任中心主任的王增先,到青岛儿童福利院参观。“孩子们见到人就叫爸爸妈妈,我看到他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和普通的伙食条件,我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关心他们,积聚社会的爱心好好帮助他们。”王增先饱含深情地说道。
裹挟着爱心和责任,王增先带领着青岛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创业”之路。
1993年,“大奖组”的销售方法开始在青岛市全面推行,一改过去“小打小闹、打打停停”的销售方法,取而代之的是用大奖组、大奖品、大宣传、大场面来进行集中销售。到1995年,这一方法在青岛市的施行日趋成熟,每次奖组都能抓住重要环节,使大奖组有条不紊、安全顺利地进行,搞一个成功一个,城乡并举,捷报频传,使销售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取得了空前巨大的好业绩。1995年创下了全国“大都市城区日销量”、“单点销售”和“乡镇销量”三项全国之最,跃入全国计划单列市第一名。
2000年,中国业进入到重大的事业转折点电脑彩票阶段。这种现代化的销售方式是中国事业从传统向现代的一次分水岭。青岛敢为天下先,率先在全国做出电脑彩票的种种突破,把握了先机。青岛以“、送福助人”的品牌意识为先导,通过规范市场运作,科学比率设置,不断创新玩法和创新营销、管理手段,为青岛开创了一条飞跃式发展的之路。这一年,青岛在仅仅7个月的时间里就实现了1.14亿元的电脑彩票销量。同年,还创意开发了“青岛风光”版即开、传统相结合的彩票,即开即兑、电视摇奖、开创了全国彩票即开型网点销售的先例,为年轻的全国彩票业发展注入动力。
  2005年,作为首批“中福在线”试点城市,青岛又大胆突破了该票种试点条条框框,使得这种视频彩票在青岛飞速发展,销售当年占到了全国的8%,在山东占到半壁江山,很快,青岛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当年青岛销售也实现了新的跨越:年销量11.37亿元、年人均购买彩票152.8元。
  2006年,青岛再次实现新突破,年销量达到13亿元;2007年,实现销售17.08亿元……不仅刷新了由他们创造和保持的全国城市彩票销售的记录,到2007年连续八年稳居全国城市彩票销量的冠军宝座,连续15年获全国先进的优秀业绩。
  持续的旺销势头,被全国业内人士称颂的“青岛现象”;因的蓬勃发展给予这座城市崭新的内涵与活力,拥有百万彩民的青岛又被誉为“之城”。

让爱成为城市精神品格


  一座城市可以有不同的风格,但爱不可或缺。
  古代神话《山海经》提到了一种神奇的泥土,只需有一点点落在人间,即如酵母发面、核子裂变般生长不息,这就是“息壤”。
从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到大力培育品牌;从引导彩民理性购买彩票,到弘扬爱心奉献意识;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到广泛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多年来,的种种善举就犹如一块块“息壤”,将岛城的爱心不断地发酵、裂变。
与经营上的突破创新相呼应,青岛宗旨上一如既往地坚守“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彩票发行初衷。“花好老百姓的零花钱,对社会负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形象”,“为天下老人尽孝,替天下儿女解忧”。这种种的行事准则正是青岛人对于宗旨的深刻感怀与身体力行。
  一次次及时的出手相助,一次次急迫的雪中送碳,一次次有效的爱心传递……救助的声音已经成为温暖净化城市心灵的旋律,更是营造出了一种关爱帮助困难群体的社会风尚。
  也许,全国不少地方的同行至今无法明白:在青岛这个人均收入并不出众的中等城市,怎么会达到人均230多元的全国第一的彩票购买量?
  其实,这是一个仅从经济角度难以给出完整解答的奇迹。而青岛关于的导向性定位——“送福助人”或许可以帮助解惑这个问题。
是的,不同于纯粹经济领域的增长,从深远的社会意义上考量,蓬勃发展的青岛不是一种用数字就能表述的经济现象,更是一项需要用爱心和责任感来解读的事业。
  22年来,青岛人用行动证明,他们正是这种爱的积聚者、传递者、奉献者“用爱心已经爱心”的经营理念,让人自觉地成为爱的播种机和榜样,更好地带动全社会都参与到施爱的行列中来,更有力地强大关爱力量。这种公益的力量,让爱成为岛城行之久远的精神品格,而爱又让我们这座城市充满温情与关怀。

公益品牌群星闪耀



  在对于“扶老 助残 救孤 济困 赈灾”发行宗旨的坚守上,青岛有着独特而大胆的创举与探索。为了使汇聚全社会彩民的爱心资金得到有效使用,更好地促进城市文明、构筑社会和谐,人克服重重困难,用很少的发行成本,筹集了大量的公益金,打造出闪耀岛城的诸多公益资助品牌。

——恒心扶老:描绘温馨夕阳美景

 


  2001年,青岛市作为全国首个启动“星光老年计划”城市,已累计投入公益金1.34亿元,建设养老项目596个。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农村敬老院项目的支持力度,2004-2005年公益仅用于支付涉老项目的资金就超过5700万元。
  2006年,青岛公益金本级留成部分安排使用1.75亿元,其中养老事业投入超过8400万元。同年还启动了全国首创的“老年人体检补助制度”,每年3000万公益金的投入使全市20万80岁以上老人收益。
  2007年起连续两年资助市政府养老服务业“双千”计划,总投资达到了3200万元,使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三无”老人、低保老人、低收入老人群体进一步扩大。同时,为消灭乡镇中心敬老院空白点,启动的“镇镇有敬老院”项目,新建农村中心敬老院19处,改扩建30处,新增养老床位3000个。
此外,投资1000多万元在全市建设670处社区老年健身场地,为百岁老人每月发放200元长寿补贴,老人节发放200元过节费—————青岛更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为老年群体送去了温暖。
  当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与养老产业落后这一对矛盾日益突出时,从2000年起,青岛开始筹划养老事业,到目前为止建立了集养老、护理、医疗、教育、休闲娱乐、艺术进修等为一体的航母级综合养老机构—————养老集团,构筑了青岛市社会养老事业高中低档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打造了“养老亲情一家”全国知名服务品牌。在劳模团队服务、养老无障碍工程、一站式养老、侯鸟式养老、国际化养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凭借一流的经营管理、一流的管理服务队伍、一流的硬件服务设施和一流的软件服务系统,青岛养老集团荣获全国唯一的“全国养老示范基地”和“全国优质休闲养生基地”的殊荣。
 "养老工作为青岛市的养老事业树立了标杆!”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在视察南山养老院时对养老工作这样评价和定位。
青岛人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为青岛市的老年人描绘了一幅温馨幸福的“夕阳美景”。
——助学:风雨同行爱相伴

 


  “十载苦读,不因清贫而落寞;人生轨迹,只缘爱心而精彩……”短短几字,道出了受助学子对于助学善举的感激之情。
多年来,青岛通过设立教育基金、资助班、春蕾女童、设立奖学奖教基金以及对困难学生紧急救助等,已累计投入教育、特殊教育和未成年人失业资金超过8100万元。
  2003年起,有这样两个毕业班,每年40名学生,高考录取率接近100%,其中90%考入本科名牌院校,先手输送进入高校培育出了170多名硕士和40多为博士……这一奇迹的创造者就是青岛第十七中学的“班”及“致明班”。这些来自城区和郊区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他们高中阶段的学杂费、书本费、食宿费等全部由青岛中心承担。此外,由公益金设立的“奖学金”和“园丁奖”,对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和教学成绩优秀的老师进行奖励;“成材奖”则对对考入全国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予以特殊奖励。因为感受到求学机会来之不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班的学子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在良性的互动下,青岛“班”及“致明班”已然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教育品牌。
  2005年起,青岛每年还在青岛师范学校设立“园丁助学基金”,帮助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未来园丁”完成学业。
  2008年,为及时帮助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完成学业,青岛中心出资50万元紧急救助金在中国海洋大学设立的“励志助学金”,资助100名品学兼优但家庭面临紧急困境的海大学子,受助学生每人获得5000元的“励志助学金”。这是青岛自开展“紧急救助”行动以来,集中颁发“紧急救助金”数额最高、受助人数最多的一次。
  多年来,青岛累计向青岛市中心聋校捐款183万元,通过购置学生自用助听器和无线调频集体语训系统,帮助很多学生走出无声的世界。青岛盲校利用中心提供的155万元福利金,先后添置了多功能视频助视器、录音棚、语音室、助视软件、磁带复制机等先进的助学设备,并建立起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资源中心,大大开拓了盲童了解世界的途径。青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使用公益金75万元,改善了残疾儿童教育、生活条件并开展康复项目,提高了自闭症儿童、脑瘫患儿、聋儿的康复水平。
  此外,近年来开展的关注“未来母亲”、扶持女童入学、资助“春蕾计划”、建立“教育基金”等一系列助学活动,青岛在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同时,赢得了公信度的大大提升。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纯粹输血式的财物救助只能解燃眉之急,为困难群体“造血”,青岛帮学助教无疑是一张好牌。

——阳光助残:撑起孤残儿温暖的家

 


  “谢谢全社会对孤残儿童的关心,我将用自己的努力回报大家的恩情。”2007年,日本留学归来的邓力成为市养老集团的一名员工,曾经是孤残儿童的他决心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2008年7月,邓力还住进了由公益金为其购置的安置房,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
为使全市孤残儿童都有一个“温暖的家”,青岛已累计投入公益金4542万元,邓力等全市数百名孤残儿童从中受益。
公益金注资2730万元公益金建设了建筑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的“孤残儿童养护中心”, 为孤残儿打造了“生活在家庭、教育在社区、康复在机构、就业在社会”四位一体的成长环境,使青岛的孤残儿童养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还为“明天计划”投入200万元,为近百名残疾儿童实施心脏、唇裂等一系列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
  此外,公益金还分别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项目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出资120万元为部分市区的儿童福利院购置弃婴救护车,投入120万元为4名成年孤儿购置经济用房……在公益金的帮助下,全市孤残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沐浴着爱的阳光、收获着亲情的感动,身心健康地成长着。
  截至目前,青岛为我市孤残儿教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提供资金支持达8000多万元.大量的资金投入,使我市孤残儿童生活水平走在全国的前列。

——紧急救助:感受“济困”加速度

 


  2004年2月14日,8岁少年金军善,为救被困火海的同伴,全身被严重烧伤。近百万元的高额医疗费用对军善家这个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让他尽快得到治疗,市中心先后启动紧急救助金捐款20多万元,的爱心还带动了社会各界的爱心汇聚,使小军善的治疗费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经历了大小21次治疗手术后,小军善终于站起来了,身体基本恢复,回到了梦中渴求的学校,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重新生活、快乐地学习着。
  从2004年启动的紧急救助活动,已使包括金军善在内的困难群体得到快速救助,紧急救助已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一章爱心名片。
一直评审严格、程序复杂的我市社会福利金资助项目,从2004年“破”了成立十几年来的“老规矩”。这种“破”,对那些遭遇突发事件而急需救助的人来说无疑是踩下了爱心的“油门”,感受到了爱的加速度。
  市中心主任王增先坦言,给困难家庭物质上的帮助,不仅仅是启动紧急救助金的唯一目标,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成为了这一活动又一层次的诉求。援助的更深远目的,是要给予困难群众以信心,提高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
  五年来,这种具有青岛特色的紧急救助启动了数千次,数千个因重大疾病陷入困境的家庭得到紧急救助,2000余万元救助金如旱中甘露滋润着渴望帮助的人们,同时更使他们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赈灾传情:送去千万里的爱

 


  2008年,5月13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销售人员侯可忠早早地从黄岛赶到市中心,从自己拮据的生活经费中拿出1000元捐往灾区。2个月前,他父亲出了车祸,花费四万多元,但在将捐款放入捐款箱后,他感慨地说,在从事销售的过程中,他已将自己的生活与社会福利事业联系在一起,“虽然销售彩票筹集的4000万元公益金已经通过国家支援灾区,但作为一个的普通工作人员还是要尽一份力量。”
  同日,在南山养老院, 很多老人顾不得吃饭,就到大厅先把自己的爱心献上,有的老人立刻去提款机提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积蓄。“看着老人们把自己贴近心窝的钱拿出来,翻开一层层的包纸放到捐款箱里时,我和几位工作人员都哭了!”养老院的高院长这样说道。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义不容辞地挑起了赈灾的重任,成为人们奉献爱心的平台,为受灾地区群众及时送去援助与关爱。他们第一时间发起了爱心总动员, 青岛中心员工、投注站点销售人员、老年公寓员工、公寓的老人纷纷捐款,短时间内通过各种形式自发捐款100多万元,迅速送往灾区。
  为更好地支援灾区,经青岛市政府和公益金评审委员会批准,青岛从预算安排完毕的本级公益金中紧急调整出300万元支援灾区建设,代表青岛百万彩民献上一份爱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2008年6月,100多名来自北川职高的学生来到青岛过渡复课。为了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青岛一直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专门捐赠了近7万元给孩子们添置过冬衣物。2008年7月1日起,青岛响应国家的号召,此后三年时间销售的所有的即开型彩票和中福在线筹集的公益金定向支援灾区建设。青岛人在做好宣传的同时,积极搞好彩票的销售,“·与爱同行”赈灾彩票特卖等活动陆续展开,在广大青岛彩民的支持和参与下,通过销售”刮刮乐”及”中福在线”所筹集的全部公益金陆续送达灾区。
  同样的赈灾场景还出现在十年前。松花江告急!嫩江告急!长江告急!1998年入夏后,洪水肆虐大半个中国。青岛人在第一时间通过集中销售,14天超额完成1.05亿元销售任务,全国第一个率先上交赈灾资金。

  “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越分越少,惟有爱,是越分越多。“作为全国系统的一面旗帜,作为岛城公益领域的慈善先锋,青岛历经22年树立起璀璨的公益品牌,并使品牌的力量渐行渐远,成为我们这座文明城市行之久远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