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相关
 
 
 ·深圳公益金创新使用拓宽受助群体


深圳公益金创新使用拓宽受助群体

  “由单项拨款转为向社会征集资助项目后,我们发现了很多原来不曾关注过的群体,这拓宽了公益金的使用范围,更加有效地契合了的发行宗旨。”

  深圳公益金创新使用拓宽受助群体

  公益时报讯(记者 常 鹏) 在继“送劳务工春节返乡”、为遭受水灾的台湾同胞义卖、为救助大病儿童“一日捐”之后,2009年,深圳又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品牌公益活动——“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并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馈。

  回顾近几年,深圳在公益金的使用上屡有创举,在扩大受益群体的同时,也获得了各界的好评。通过分析深圳公益金使用的创新之路,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结论——深圳经验,对于各地公益金使用方向单一的现状是否具有参考意义。

  社会结构

  促使公益金多元化使用

  有关资料显示,近二十多年来,深圳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高速膨胀,短短时间内完成了从一个单纯以渔业和农业为主的封闭经济向多元开放经济的转变,城市人口的构成也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进入深圳,在各个行业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与此同时,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却又面临着无法享受当地社会保障制度的尴尬。

  “这部分人更需要社会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服务。”深圳市民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外来务工人员为深圳的发展付出了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帮助和认可。在社会保障制度未能覆盖的现状下,公益金关注这一庞大的群体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深圳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除了一些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专项慈善活动外,他们每周都会在深圳各个社区轮流放映电影,一年下来可达500-600部。“除了社区,我们还会去工厂区和劳务工的生活区,尽量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上述负责人说,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外地劳务工感觉到,他们和本地市民一样,都能切身享受到公益金带来的好处。

  “征集模式”

  让资助项目更贴近受众

  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公益金使用均为定投模式,即由相关机构每年定量向有关项目投放一定比例的公益金。目前来看,投放项目往往集中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尽管覆盖面广,但使用方式单一,此外存在着不够贴近受助者的问题。

  2008年,深圳民政部门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公益金使用项目:使用单位上报项目、经公益金评审委员会批准后,民政部门发放资金。“这一形式的启用,也就为公益金的多元化使用带来了前提。因为来自社会的申请不仅更贴近民众,涉及面更多,受众群体也更加多样化。”深圳民政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公益时报记者,“由单项拨款转为向社会征集资助项目后,我们发现了很多原来不曾关注过的群体,这拓宽了公益金的使用范围,更加有效地契合了的发行宗旨。”

  此外,公益金项目的招标,也促使各申请单位在项目的实用、细化、创新等方面更花心思。“比如说资助学生,我们一般不资助个人,更多的是资助学校,因为这样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深圳中心也是公益金申报项目的单位之一,有关人士介绍说,“发行机构的参与,能使社会各界对彩票公益金的认识更直接。”他还认为,公益金使用单位要注重和媒体的合作,让公益金的使用置于“三公”原则之下,这对于公益金项目品牌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