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相关
 
 
 ·架起收藏交流的桥梁


架起收藏交流的桥梁

    收藏在我国一直有着悠久的传统,各式各样的社会产物都有其追随者。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彩票的产生,彩票收藏在中国悄然风行,彩票交流、交换、邮购等活动随之开始出现,一种彩票收藏者自费创办的读物——民间彩刊也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彩刊曾为交流彩票信息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自1989年诞生至今,全国各地曾出现过大大小小近百种收藏类民间彩刊,总体上,它们对彩票收藏信息交流、物品交换、流通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彩刊见证集彩进程

  谈到民间彩刊,彩票鉴定委员会副主任白春明告诉记者说,彩票作为新的收藏门类逐渐被收藏爱好者认同。但由于我国彩票的发行具有时段、地区等局限性,给收藏爱好者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尽快尽全地收集在各不同地区发行的票种,彩友们从最初的书信交流到列目交流直至出刊交流,民间收藏类的彩刊由此而诞生。

  民间彩刊传递了各地彩票发行的信息种类和图案,同时能交换调剂各自的复品或缺品,彩友们通过彩刊还可及时了解各地区的集彩活动与盛况。彩刊从最初的手写剪帖复印发展到打字胶印,印制质量也日益得到了提高,甚至还有彩印钉本。

  可以说,民间收藏类彩刊是我国各地集彩活动的见证。

  “民间彩刊在集彩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集彩动态,传递集彩信息。2、刊登最新彩票售换价目,介绍市场行情,为彩友调剂余缺。3、为彩友架桥,扩大彩友交往范围,吸引新生力量入伍。4、普及集彩知识,交流集彩心得,提高集彩兴趣。5、对集彩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探讨,促进集彩活动更上一层楼。”

  第一个彩刊诞于1989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城市,彩票收藏和交流也一直在我国处于较为发达的程度——我国第一个创办于民间的彩刊便诞生于上海,是由上海资深彩票收藏家王康安所创。

  1989年9月10日,定名为《奖券》的蜡刻油印彩刊正式面世,八开四版,由王康安亲自邮寄给100位来自全国十几省市的彩票收藏爱好者手中。“自彩票发行开始,我就开始收藏彩票了。我原来也收藏过别的东西,看到别的收藏爱好者做的收藏周刊,我就想彩票也应该有个类似的刊物,让更多想收藏彩票的人对彩票有个更深入的了解。”而当时正好有印刷条件的王康安,便开始了自己油印彩刊的历程。

  据王康安介绍说,当时的《奖券》刊物中共设有“知识介绍”、“发行信息”、“藏品亮相”、“彩在对话”、“品种交流”等栏目。1995年6月10日,王康安将《奖券》彩刊更名为《彩云飞》,继续向全国发行。

  上海彩票收藏随着彩刊的诞生越来越热,1997年王康安更是被收入了中国人事部出版的《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集》,成为集彩界第一名的专家级人物。

  链接>>>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纵观目前出版的民间彩刊,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含有集彩内容的综合收藏民刊,(二)只登售换价目及简要集彩信息动态的民间彩刊,(三)以刊登换价目为主,配有集彩短文的民间彩刊,(四)集彩文章和彩票售换价目并重,或从集彩文章为主,售换价目为辅的民间彩刊,(五)只登载集彩文章的民间彩刊。从上述归类看出,民间彩刊层次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前三类占据大多数,有待提高档次;后两类虽然只是少数,但内容丰富。质量上乘,可读性强,代表了民间彩刊的发展方向,前途无量。